據(jù)國外媒體報道,如今許多食品公司大力宣傳所售的食品不含任何化學成分,并從中賺得盆滿缽滿。事實上,我們?nèi)粘K缘乃惺澄?mdash;——不管健康食品還是垃圾食品中都含有化學成分??茖W家指出,世上根本沒有任何一種“不含化學成分”的食品,“含化學成分”食品是否有害關(guān)鍵在于化學成分含量的多少。
事實上化學成分本身并不是都有害,如香蕉比糖果所含的化學成分更多,導致健康問題的關(guān)鍵在于化學成分的含量。人們總是建議說多吃天然食物,盡量不要碰那些含有化學成分的食物,但他們不知道藍莓也含有丁酸甲酯和油酸苯甲醛。很多情況下,健康食物所含的化學成分比處理過的糖果更多。
科學家以香蕉為例,一根香蕉包含50多種化學成分,其中有核黃素和組氨酸,而德芙心語巧克力僅含有13種化學成分,其中包括辣椒粉。事實上,我們是活在一個化學物質(zhì)的世界中,身邊所有食物都含有化學成分,無論是每天喝的水還是呼吸的空氣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,水其實也是一種化學物質(zhì),所以任何公司宣稱所售食品不含化學成分都是一種噱頭。我們可以將任何一種食物所含成分進行分解,其中都包含有化學成分。
研究顯示,食物中所含的化學成分即便是無毒無害,也有可能因為含量過多而變得不安全。食物中所含的化學成分即便是無毒無害,也有可能因為含量過多而變得不安全。例如,蘋果籽含硫噴妥鈉,當硫噴妥鈉濃度高達約每公斤1000毫克時就會有毒。然而,蘋果本身并沒任何毒性,因為它們的硫噴妥鈉含量極低。任何化學成分的濃度含量一旦高到某個水平時,就會變得有毒。以甜瓜和甜玉米為例,這兩種食物在成長過程中,都會長得很大,且種類多樣化。這表明,它們都不是傳統(tǒng)意義上的“純天然”食物。然而,這并不意味著它們屬于有害或者不健康食物,這僅僅表明食物的生產(chǎn)過程并沒有黑白之分。
我們不應(yīng)該簡單相信某些品牌公司兜售所謂的“不含化學成分”食品,從嚴格意義上來說,排毒食物的廣告宣傳只是一種營銷手段和噱頭。人們應(yīng)該深入研究食物,了解不同食物對身體健康帶來的不同益處,而不僅僅是盲目相信各大公司的廣告宣傳。